临近月末,上市银行纷纷加快了向外界披露业绩的节奏。就在4月29日,华夏银行(600015.SH)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然而鼎盛配资,这家过往业绩表现整体稳健的股份行,却在今年开年以来收入和利润双双录得下滑,且降幅均高达两位数。这究竟是“马失前蹄”的失误,还是业绩向下拐点已至?不禁令人深思。
图片系华夏银行向外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投资端“反噬”,警惕“搞债”依赖
华夏银行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主要城市,营业网点总数达963家,形成了“立足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全国”的机构体系。
该行开年以来的业绩让人大跌眼镜。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81.9亿,同比下降17.7%,实现净利润50.6亿,同比下降14.0%。而从过往几年来看,该行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2%、-0.6%和4.2%,同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4%、5.3%和5.0%。虽然算不上“亮眼”,但绝对称得上是“稳健”。对比而言,今年开年来则呈“失速”的态势。
展开剩余89%图片系华夏银行近几年收入和净利润增长表现
资料来源:wind
对债券投资过于依赖应是该行一季报“翻车”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从过去几年来看,由于市场演绎了多年的“债牛”,银行业作为参与主力也纷纷加大债券投资。对于华夏银行而言,资产负债表中金融投资项占比从2020年的29.6%跃升至2024年的37.7%,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从3.6%提升至10.1%。从利润表来看,总投资收益(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在收入中占比从2020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24.3%。可见收入变化趋势更加明显。与之对比的是,传统的信贷业务似乎失去部分吸引力,例如贷款占比从2020年的60.6%下降至2024年的52.9%,这背后或许是做投资来钱更“快”驱使?
图片系华夏银行近几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贷款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wind
2024年,华夏银行在债市中赚得盆满钵满,迎来“甜蜜时刻”。当年该行总投资收益为263.1亿,大幅高于上年的120.3亿,成为当年收入端增长的强劲动力。然而,随着该行近几年加大对债市的投入,而伴随今年以来利率市场波动,今年一季度该行总投资收益转为亏损超1.5亿。由此可见,搞“债”并不容易。尤其是增长的可持续性,有待商榷。
净利息收入方面,则延续上年的下降趋势鼎盛配资,降幅2.6%至155.5亿。事实上,随着近几年金融让利、利率中枢下行以及自身利率风险应对仍待提升,华夏银行净利息收入已经连续四年同比下行。尤其是在2024年,同比降幅达11.9%。而在更早的2021年至2023年,降幅分别为-2.9%、-6.7%和-5.2%。与此同时,净息差水平则从2020年的2.48%下降至2024年的1.61%。
图片系华夏银行近五年净息差表现(%)
资料来源:wind
不过该行的中间业务有一些恢复的迹象。在持续调整多年之后,净手续费收入在今年一季度迎来了反弹,同比增长11.5%至16.7亿。这是一个相对积极的信号,不过仍需观察后续季度变化表现。
资产质量方面,仍在坏账出清的通道之中,整体有所改善。华夏银行不良率高点是在2018年,当年高达1.85%,此后多年逐年下降。甚至是在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仍保持稳健,可见战略定力之足。截止2024年底,该行不良率已经下降至1.60%,较高点改善了20BP。不过注意到,今年一季度以来有所回升,环比上升1BP至1.61%。考虑到过往年份中季度数据也有反复的特征,且叠加关注率环比有所回落,因此可认为其广义不良水平整体保持稳定。
图片系华夏银行历年不良率表现(%)
资料来源:wind
内部老将张伟接任董秘一职,股价阶段性高位压力如何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华夏银行披露今年一季度表现的同时,也公告了多项人事变动。其中包括原董秘宋继清到龄退休,而副行长张伟接任,从而实现了内部调整中的平稳过渡。
图片系华夏银行公告原董事会秘书宋继清到龄退任
图片系华夏银行第九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聘任杨伟为新一任董秘鼎盛配资
图片系华夏银行原董秘 宋继清
原董秘宋继清为1965年生人,今年60岁,为博士研究生,理论水平扎实。他的职业生涯比较多元化,拥有从监管系统至商业银行的职业发展路径。在其早期从政生涯中,担任过北京市财政局副处级调研员、北京市门头沟区地税局局长,财政局局长、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北京市门头沟区副区长等要职。此外,还任职于社保基金理事会,担任过基金财务部副主任、办公厅主任、信息研究部主任等。
进入华夏银行后,宋继清从财务方面的工作起步,担任过首席财务官、计划财务部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以及发展研究部总经理、战略发展部总经理、营销总监和办公室主任等重要职位。
2019年8月,华夏银行原董事会秘书赵军学到龄退休。这位2002年就出任华夏银行“老董秘”,任期长达17年,资历相当深厚。3个月之后,宋继清就任华夏银行董事会秘书,直至此次到龄退休。
公告中对于原董秘宋继清进行了高度评价,措辞包括“任职期间忠诚尽职、勤勉尽责,在完善公司治理、服务董事会高效运作、提升信息披露质效、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补充资本及促进战略规划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行董事会对宋继清先生任职期间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这样的肯定也不无道理。例如以公告中提及的“补充资本”来看,2019年底,华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5%,总体资本充足率为13.89%。随着近几年良好的资本管理与运作,截止2025年一季度末,两项指标分别为9.75%和13.09%。在规模扩张中,资本水平总体保持稳定,核心资本充足率还有所上升,难能可贵。
值得一提的是,董秘一职是华夏银行高管层中含“金”量最高的职位。根据此前年报披露,宋继清在2024年度薪酬高达261万,且上年涨薪0.97万元,领跑一众高管。
图片系华夏银行2024年董监高年度薪酬表现
资料来源:wind
杨伟同样出自华夏银行体系内,历经华夏银行多区域多部门,具有深厚的业务从业积淀。和宋继清一样,杨伟同样拥有财务背景,在任职前不仅是该行的副行长,同样也是财务负责人。不过,作为1966年出生的他,今年也59岁,也处于临退之际,此次属于“老将”接任“老将”,或仅为近几年的过渡方案。
图片系华夏银行新任董秘 杨伟
具体来看,杨伟曾任华夏银行资产保全部副总经理、保全二处处长、总经理助理,该部门主要负责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和风险防控。此后其被“迁转”历任多家分行管理层,轮换制度下杨伟沉淀了多地区的业务管理经验,历任西安分行副行长、昆明分行副行长(兼玉溪支行行长)、昆明分行行长、北京分行行长及广州分行行长。
2019年开始,杨伟擢升至华夏银行总行管理层,被任命为副行长。2024年9月,被聘为任财务负责人。直到近期,该行第九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聘任杨伟为董事会秘书,不过任职资格尚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在任职资格核准前,其代为履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作为对比,根据华夏银行2024年年报披露,杨伟年度薪资为69.86万元,不及原董事会秘书宋继清的三分之一。随着此次肩担董秘一职,能否在薪酬方面有大的跨越呢?
事实上,董秘的工作和资本市场息息相关。这在对原董秘宋继清的高度评价公告中,也能窥探一二,内容涉及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交流等等,相信对二级市场熟悉的读者对此较为了解。从华夏银行的股票表现来看,自2022年11月开始,该行股价即开启了整体反弹的行程,从最低4.15元/股上涨至最高8.11元/股,涨幅接近翻倍。目前来看,其行股价仍处于阶段性高位,和上一波行情的阶段高点基本持平。
图片系华夏银行近几年股价表现
资料来源:wind
然而,就如此前分析,华夏银行近几年业绩并不算亮眼,只能说是稳健。那推动其股价“亮眼”表现的背后是何逻辑或者市场共识?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该行股价的表现和近几年市场主流风格即红利投资息息相关,这其实也是在过去几年中市场利率下降背景下资金新追逐的方向。华夏银行凭借其整体提升的分红率和低估值带来的高股息率,成为红利投资中不可或缺的标的之一。
复盘过去数年表现,华夏银行分红率整体提升。根据此次年末分红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5元),叠加此前响应监管号召的中期分红,该行总体分红率高达25%。与此同时,目前股价对应股息率仍在5%以上,在低利率环境中仍具备吸引力。
图片系华夏银行近几年分红率表现
资料来源:wind
然而,市场风格并非永远不变,如今华夏银行面临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的局面。尤其是利润下降,相当于可供分配的蛋糕变小,即使分配比例稍有提升,原有上涨逻辑是否也会受到冲击?这确实值得深思。与此同时,和不少银行一样,华夏银行在近几年加大了债券投资,在享受债券牛市带来强劲业绩的同时,也暗藏“反噬”的风险。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便是最好证明。
华夏银行股价正处阶段性高位鼎盛配资,又碰上业绩大滑坡的局面,表现或有所承压。对于新一任董秘杨伟来说,荆棘之路或就此展开。后续如何加强和投资者沟通和信息披露,让市场看到华夏银行更多亮点抑或是新上涨逻辑,应是摆在这位银行老将面前的重要课题。
发布于:上海市环球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